秋季开学后,等各兄弟学校各项工作趋于稳定后,一人一车,分别走访了周口、商丘、南阳、随州、襄阳等地市共11所兄弟学校。
这其中有曾经发展很好,或因外围环境影响,或因内部管理失策, 导致学校发展走下坡路,如今迫切提升的兄弟学校;也有曾经遇到过发展瓶颈的兄弟学校,在调整思路和战略后,如今却逆势上扬,持续高质量发展。
我想走近大家,了解大家,为了今后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家。短短几天,接触的信息量很大,也产生了一些观点,与大家分享,也接受批评。
民办教育不是刚需,优质教育才是刚需!
过去当公办教育满足不了学位时,民办教育的定位是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当5%政策出台的那一刻起,说明有些关键人物或者相关部门,认为不再需要那么多补充。再加上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更是在民办教育原本就狭窄的生存空间里铺满了荆棘……
然而,有一些兄弟学校,硬件设施平平无奇,却可以在人口下行、消费降级的当下,不用刻意宣传招生,在提升学费的情况下,还可以超额完成招生任务。
原来,这些兄弟学校通过多年的沉淀,已然成为当地“优质教育”的代名词,即使先天条件不足,但是请记住,当学校办好了,家长对于学校的包容度就高了!
民办学校招生的底层逻辑——向内提升办学品质,对外树立品牌形象。
家长选择民办学校只需要两步,第一步就是通过宣传,让家长认可学校的教育理念,觉得孩子在这里会得到很好的发展;第二步,当孩子入校后,我们坚持践行当初承诺的教育主张,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让家长认为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招生的办法或许有一万个,但没有一个是万能的。
作为民办学校而言要做的也只有两步,第一步就是精准分析出可能会选择我们学校的家长群体是哪一类人?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定位,要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通过宣传的渠道,比如线下宣讲会、线上自媒体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对我们产生兴趣;第二步就是围绕学校的定位,制定出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和学校的管理体系,确保说到即做到且做好,坚决不辜负家长对我们的信任!
只重视宣传,忽略了品质,学校走不长久;只闷头苦干,不去宣传,酒香也怕巷子深。
发现不了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暑假里,有兄弟学校委托我帮助制定开学前的培训方案,为了让培训更有针对性,可以解决兄弟学校的具体问题,我便询问委托我的校长,学校面临哪些问题或者校长希望解决哪些问题,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位校长的答复,却让我无从下手。或许他只是认为,开学前应该组织培训,而培训的内容他并没有头绪,只是为了培训而培训。我觉得这样既是浪费了学校的经费,也浪费了老师们的时间。
如果我们在一个有问题的环境里久了,我们便不认为这个问题是问题,而这个问题或许就是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发现自己错了,就已经开始对了!
所以,我认为民办学校的董事长、校长,不能陷进自己的思维认知里,不能让自己的认知高度成为学校发展的天花板!
而学习就是捅破自己的认知边界最好的方法,也是打破信息差的唯一途径。
事实也证明,经常学习,善于倾听,愿意接受他人建议的校长或者举办者,他们的学校办得也都非常不错。

动荡的时代,可怕的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一直延续过去的逻辑办事。
当浪潮退去,才能看清是谁在裸泳,谁才是真正的弄潮儿!
作为民办教育人,不要把过去的人口红利当成办学的本事!
在人口红利消失,教育投资愈发理性的当下,还能把民办学校办好,这才是真正的本事!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 民教高质量发展观察 作者 李东杰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甘肃省民办教育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2856501340@qq.com
甘肃省民办教育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