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上午,平川中恒学校2025级高一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三)在恒言厅举行。学校德育副校长以“知法守法 护航青春”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核心,为全体新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法治精神与行为准则启蒙课。
法治筑基:明晰红线 守护成长讲座首先聚焦未成年人法律边界,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清晰区分了旷课、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与殴打、盗窃等“严重不良行为”,并引用《刑法》第17条,详细阐释了12至16周岁不同年龄段的刑事责任划分,强调“法律既是保护盾,也是警戒线”。通过校园欺凌致人伤残、学生参与网络诈骗获刑等真实案例剖析,警示同学们:“恶行代价沉重,法律威严不容触碰”,并重申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及档案封存等特殊保护措施。
规范塑形:知行合一 涵养品德
讲座第二部分系统解读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五大维度:仪表与安全:要求着装整洁朴素,举止文明得体,严守安全红线,远离暴力、不良场所及信息;诚信与礼仪:强调平等待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用语礼貌、尊重隐私,将“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作为立身之本;勤学与守纪:明确按时出勤、专注课堂、诚信考试、爱护公物、维护校园秩序是学生的核心责任;孝亲与节俭:倡导生活节俭、自理自立,主动沟通父母、承担家务,传承孝道美德;公德与责任:号召遵守交通法规、维护公共秩序、保护环境、文明上网、远离烟酒毒品,勇于劝阻不公、弘扬正气。
护航青春: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陈校长在总结中寄语新生:“青春之路,法律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行为规范是高尚品格的基石。希望同学们将今日所学内化为自觉意识——知法以明是非,守法以立言行,遵规以养正气,用自律与敬畏为青春保驾护航。”
讲座在新生中引发强烈共鸣。“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明白了不良行为可能滑向犯罪深渊。”高一(1)班李同学表示,“陈校长讲的行为规范很具体,从仪表到上网,都是日常该做到的,我会时刻提醒自己。”此次讲座是中恒学校夯实德育根基、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一环,为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树立正确价值观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白银市平川中恒学校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甘肃省民办教育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2856501340@qq.com
甘肃省民办教育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