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陆丹:创办一所大学 读懂这个特区

来源:中国民办教育协会 作者:本站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4-10
摘要:原标题 协会副会长陆丹:创办一所大学 读懂这个特区 我叫陆丹,是三亚学院的校长。当年在海南大特区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我们办起来了一座大学。下面就是我办学的故事。 从无用武之地到开疆辟土 我第一次登上海南岛是1992年,当时我们在江苏的大学委托我来海南
  原标题 协会副会长陆丹:创办一所大学 读懂这个特区
  我叫陆丹,是三亚学院的校长。当年在海南大特区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我们办起来了一座大学。下面就是我办学的故事。
  从无“用武之地”到“开疆辟土”
  我第一次登上海南岛是1992年,当时我们在江苏的大学委托我来海南办一个科技公司。当时处在百废待兴、百业待兴的时代,改革开放刚开始催人不安,我觉得自己错过了深圳的机会,不应该再错过海南。我上岛时带了学校的科技方案,但当时的海南没有任何工业基础可能承接科技产品,没有用武之地,白忙活了大半年就离开了。
  第二次来海南,就是2004年了。那时我在上海读博士,吉利集团李书福董事长和海南省政府签约办大学,第一年一开始北京来的班子筹建没有通过,项目还有一年筹建时间就面临流产,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李董事长派人找到我,让我来海南办大学,当时一起组建团队的还有上海交大沈为平副校长,他德高望重,但一时不能抽身赴任。
  也许因为是文学出身的缘故,男人天性里“开疆辟土”的冲动被时代创业大潮激发,读美国的杰克伦敦的《荒原》,读俄罗斯的《铁流》,读中国红军长征的故事都是很热血沸腾的。所以1992年当时上岛的时候看海口“灯红酒绿”,觉得这不是该我来的地方。第二次2004年末上岛,一步到了三亚的落笔洞,看着一片荒芜的山,不见人迹只有蛇虫,“平地里可起高楼”,顿时觉得这才是我该来的地方。
  办学就从“白纸”开始了,严格说是从省政府与吉利集团协议的一张“复印纸”开始了。现在回头看还是有很多艰难困苦的,但是当时并不觉得苦。一来自己乐意,二来办学在海南是一件“很受人待见”的事儿。省里把这事儿列为“一号问责工程”。学校因为土地征用以及水电路气等基础建设跟各个当地部门打交道,大都也顺利。遇到当地的“岛民”,人家一听我们是来办大学的,就会用那种带着一点崇敬和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们。这种眼光让人觉得有种被期待和被鞭策的使命感,激励我们拼命向前。
  “边区”到“老区”再到“自贸区”
  如何理解特区?在传统观念里,海南其实是“老少边穷”地区,而且孤悬海外。但是在我们办学过程中,把这里解释为了一个类似“革命的边区”,这里是新观念诞生的理念边区,是教育与国际化接轨的文化边区,也是教育改革的体制边区。
  海南省政府有一种特殊的宽容心态,虽然她没有足够多的资源,也没有特别优厚的政策,但是她对所有合法、合规、合乎产业事业发展方向的创新创业的尝试都是鼓励的,如果做出了成绩,更不吝于表扬。
  从本科独立学院起步办民办高校,海南地方没有经验,只能我们把外面成功经验带进来,再和当地专家们沟通。我后来想,能不能换一个地方办大学?对我个人而言,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最适合的地方还是此地。别人口中的“文化沙漠”,“不可能办大学的地方”,在我眼里恰恰最需要办大学也是最可能办好大学的地方。这种观念来源于我对消费社会结构的理解,我确信大海之中的海南岛和大海之滨的三亚很快会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当学校建成了、稳定了、发展了、提高了,我们反而却从当年创新创业的“边区”变成了“老区”。政府当年对新项目和新大学的宽容、欢迎、褒扬的态度和兴奋点转移到了新的中心任务上,主管部门的精力、资源也都倾注在公办大学身上。对于学校发展来说,过去没有政府政策资源但是有关注的眼光,政府没有资金投入但是有关心热情,但到了学校稳定发展阶段,这些都没有了。作为校长,我的心理压力还是大的。所以这一段时间,虽然学校发展得好,在全国民办高校的排名不断攀升,甚至位居民办大学前三甲的位置,我还是对这种似乎被遗忘的“老区”身份感到忧心忡忡。
  于是我们继续“自立更生”的校训,把学校先建成一个“新区”。“新区”只是“老区”的一种时空外拓和同质性比较方面的提升,本质上还是依赖和公办高校同样发展路径,即资源投入和外延扩展式的内涵建设,还是在传统思维模式内的一种发展方式。至今,国内还没有哪个民办大学闯出一条让国家喜出望外的新路来,但是我相信国家是希望我们能够在政策、制度设计还不是特别完善的条件下,还没有创造出成功范式的背景下,有人能做出一种新样子,闯出一种新模式。所以现在我们在策略上有所突破,要在学校发展“自贸区”理念,追求突破性的发展。
  我们大学一直在改革路上。改革无非两个方面,一是不断调动内部更大的积极性,二是外部不断整合更多资源。我们靠“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作为首批发起单位跟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合作成立了“丝路商学院”,三亚市成为全球首家“丝路商学院”的落地城市;在中国—东盟中心的支持下,我们率先同金边国际大学、印尼总统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STI缅甸大学、泰国曼谷大学、泰国合艾大学、菲律宾碧瑶大学校长共同签署《中国—东盟民办高校合作共识》,构建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合作机制等等。
  我们正在深化“平台”合作理念和协同机制。建立能多装载最优产品的合作机制与合作空间。把行业顶尖的优质资源整合到自己的领域中。我们有体制优势,也有足够的物理空间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完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最优秀的专业资源成为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在海南这片亲和教育的土地上建设出一个教育领域跨界合作的“自贸区”。
  “特区”特在“鼓励创新”
  我在三亚办学十三年,省委已换届三任,市委走马换将五人,许多政策也密切关注。我理解的海南大特区,不是中央给你一个政策,给你多少钱,让你去干什么。海南这个特区的特征是只有一个大方向——“欢迎投入”、“宽容尝试”、“鼓励创新”。没有钱你自己找,没有资源你自己整合,没有新观念新机制你自己想办法。
  海南基础弱、底子薄、资源少,这是切实的省情,但同时海南又有“你找到钱你用,你整合了资源你用,你观念新机制新我们支持”的坦荡态度,有“创新挫折了我们不批评,取得成绩了我们就表扬”的包容鼓励。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样的环境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稀缺的优渥资源,简而言之就是具有“良好的营商环境”。
  用改革开放的观念观察,就是海南以开放促改革。有一大批领导干部以欢迎的态度对待社会投资、社会资本且尊重契约。地方政府重视市场导向,有“市场是资源配置决定因素”的认知,把政府直接管理的市场让位于市场经济职能。表现在社会力量办教育方面,让位于教育自己的规律,不瞎指挥,不扯后腿,保持对专门知识和对创业者的谦恭、欣赏与支持。
  海南办学创业十三年,还是会有一点隐忧。人怕未富先衰、失了斗志,特区政府开放奋斗路上怕未果先收,失了机会。收放两难曾经困惑了中国改革初期十几年,但我坚信国家社会对改革开放已有的共识会成为海南特区最大的社会资本,比青山绿水、空气温度还吸引人。
  作为设身处地爱这片土地、也在此奋斗的人,以上就是我理解海南这个“特区”的“特”。我就是这样解读她独特魅力,利用好她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社会资源,以不屈不挠、不停顿的奋斗、满腔的教育热忱与感佩之心去充实她和丰富她“特区”之特。
  可能一定程度因为这种理解和认知,今天的三亚学院和未来的三亚大学身上,也带着明显的海南大特区的发展印记,鼓励奋斗者,宽容挫折者,尊重劳动者。我们相信,在和特区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能把这所大学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者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三亚学院校长 )
责任编辑:本站

最热资讯